重磅!高职院校科研社会服务经费TOP200出炉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全面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部署,第二期“双高计划”将“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作为核心目标。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服务水平已成为衡量其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改造和承担政府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科研社会服务经费逐年增加。
近日,高职发展智库对全国各高职院校最新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4年度)》(以下简称《质量年报》)进行了统计,通过对《质量年报》中“服务贡献表”中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产权交易收入的统计分析,全面呈现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服务能力的最新发展态势。
“科研社会服务总经费”包含三大核心指标: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产权交易收入。
根据各高职院校《质量年报》数据,全国共有238所高职院校科研社会服务经费超过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7%。但仍有333所院校尚未实现零的突破,院校间差距显著。
从地区分布来看,前200名院校中,江苏占39所有明显优势,广东26所、浙江24所、山东21所、湖北10所依次进入前五位。
从统计数据来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总经费15018万元,位居第一位;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总经费13000万元,位居第二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总经费12835万元,位居第三位。
科研社会服务经费排在前10名的高职院校还有: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社会服务总经费TOP200统计如下:(注:表中数据因四舍五入,可能存在尾差)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是指学校通过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服务性项目获得的科研资金。“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是衡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果的关键性指标,体现学校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从统计数据来看,绵阳飞行职业学院13000万元,位居第一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9672万元,位居第二位;深圳职业技术大学9511万元,位居第三位。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是指学校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常设的计划项目或专项项目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体现高职院校承担政府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从统计数据来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5000万元,位居第一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3432万元,位居第二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816万元,位居第三位。


“技术产权交易收入”指学校对其拥有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进行有偿转让取得的收入,展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价值实现能力。
从统计数据来看,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产权交易收入9035万元,位居第一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2863万元,位居第二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259万元,位居第三位。
如果说科研服务经费直观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那么"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则更深刻地展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价值。
《质量年报》“服务贡献表”中,“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指标强调高职院校对接市场需求、赋能中小微企业、助力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的服务贡献和产生的经济效益。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以85.27亿元的经济效益领跑全国,宁波职业技术大学(34.19亿元)和铜仁职业技术大学(20.62亿元)紧随其后。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突出贡献,更彰显了产教融合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随着"双高计划"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从制度设计走向实践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必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数据来源:各高职院校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4年度)》,数据统计分析:高职发展智库。
(注: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如有疏漏,请以官方公布为准)
如果您有咨询服务需求,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