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最高奖大比拼!哪些高职院校拥有绝对一流的实力?

2025-08-08 高职发展智库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

作为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全国教材建设奖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

那么,在“十四五”期间,各大高职院校在这两大最高奖项上的表现如何?

v
学校分布情况
v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全国教材建设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十四五”期间各开展了一次评选。

考虑到不同级别奖项的获奖难易程度和价值,高职发展智库对其赋予不同的权重,具体赋权情况为:特等奖4倍权重;一等奖2倍权重;二等奖按照实际获奖数量计算。

“十四五”期间,全国共有319所高职院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全国教材建设奖上获奖。根据加权得分统计,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共获奖11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加权得分17分。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共获奖8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以加权得分10分,位居全国第二。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列全国第三,加权得分均为9分。

其他跻身全国前十的高职院校包括: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天津市职业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根据上述赋分标准,各高职院校的最终加权得分情况如下:

v

v

v

v

v

v

v



v
省份分布情况
v

从省份分布来看,江苏省表现最为亮眼,全省高职院校共获奖86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65项),加权得分达111分,充分彰显了该省在高职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浙江省以61项获奖、77分加权得分的成绩位居第二。山东省位列第三,共获69项奖项,加权得分76分。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省份(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优势明显,获奖数量和加权得分均位居前列。中部地区(湖南、河南)和西部地区(四川、重庆、陕西)表现较为突出,但整体上与东部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8.png
v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篇的历史节点,期待更多高职院校以“双高”建设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学成果和优质教材建设为支撑,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强大支撑,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职教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v